李强出席这一开幕式,释放重要信号
全国人大代表张伯礼:让古老的中医药...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最新通报!8人被...
张伯礼:“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疗...
加强涉外法制建设 营造有利法治条件...
爱国主义教育法表决通过,自明年元旦...
中方办宴,普京与中方高层并排入场,...
习近平致欧美同学会成立110周年的...
自贸试验区十年建设驱动高水平对外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审议
习近平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
  >>  

联系我们:
《法制新闻联播网》由“一带一路法律专家委员会”“法治政府建设研究中心”主管。由《法制新闻联播网》编委会主办。由国源智库国际战略发展研究中心联办。
本网编委会,是由国家部委领导和公检法系统专家,新闻媒体行业资深人士组成。
本网以立足政法,宣传法制。弘扬正气,鞭挞丑恶。
开阔视野,警策人生。刊登各类法学理论,探索依法治国。本网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公安,检察,法院,司法,政法,纪检,监察,律协等相关部门协作;新闻信息互传联动。
办公地址:北京西城区月坛北小街13号院
投稿邮箱:f z l b w l @163.com

 

本网站声明
本网信息员闫海生,编号为:fzxwbwoo16号,采编证丢失,特此声明公告作废。
《法制新闻联播网》编委会
 2019年6月1日

 

当前位置  >> 首页 >> 
 
拓展网络空间 把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 ——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
 发布时间:2024/3/27 浏览次数:134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紧紧围绕、毫不偏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发挥功能优势,促进全方位嵌入;突出文化呈现,强化创新表达;加强风险管控,守牢意识形态阵地。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主动强化互联网思维,采取“线上”与“线下”、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新闻舆论引导和社会氛围营造,打造正面宣传矩阵,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网络空间,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潜移默化地嵌入心中、融入血液、铸入灵魂。红山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引导各族人民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以更加开放、全面共享的融媒体宣传平台,打造情感交融的网络阵地,强化引导、优化服务,团结和带领各族群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民族团结进步的巨椽之笔描绘祖国北疆的壮美画卷,绘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美蓝图。

【关键词】网络空间 舆论 主动权主导权

 

拓展网络空间 把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

——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

刘海 郭景全 李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在当前传统媒体持续发力、新媒体蹄疾步稳、自媒体异军突起的形势下,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使互联网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网络空间作为“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紧紧围绕、毫不偏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发挥功能优势,促进全方位嵌入;突出文化呈现,强化创新表达;加强风险管控,守牢意识形态阵地。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主动强化互联网思维,采取“线上”与“线下”、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新闻舆论引导和社会氛围营造,打造正面宣传矩阵,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网络空间,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潜移默化地嵌入心中、融入血液、铸入灵魂。

一、背景动因

红山区作为赤峰市中心城区之一,总面积506平方公里,居住有汉、蒙古、回、满、朝鲜等39个民族,常住人口46.90万。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积极发挥舆论宣传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作用,于201812月正式成立红山区融媒体中心,开发“我的新红山”客户端,不断创新话语方式、加强传播手段,将民族政策好声音、民族团结好故事、团结进步好典型上线入端,引导全区干部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红山区在融媒体数字技术赋能之下,深化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助推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不断拉近不同民族群众的心理距离、扩大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互动,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优化网络空间治理,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持续推进互联网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

二、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效

挖掘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网络空间,让互联网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增量。

(一)搭建“一个阵地”,强化民族归属感

红山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发挥好媒体宣传的正面引导、激励和教育作用,以“我的新红山”客户端为主阵地,即“一个阵地”,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矩阵,在宣传教育中不断强化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归属感。集结《走进红山》电视新闻栏目、“红山发布”微博等45个传播平台,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2个专题专栏,整合全区192个“我的新红山”平台订阅号,形成宣传合力,累计制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品2000余部,打造现象级作品近百部,点击量突破500万,让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团结先进事迹传遍祖国北疆,深入群众心中。集中展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开设“政策解读”“有问必答”“交流展示”等多个子专题,加强主题策划,及时报道动态,全面展示成果,并通过差异化、多样性的宣传产品,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广进、多进、常进。成立红石榴工作室,打造“团团”“结结”动画IP形象,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宣讲小课堂”“石榴花开”“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我来讲”等专题,策划制作相关动漫产品200余个。打造沉浸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VR线上主题展馆和实景展馆,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让VR赋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形成红山特色融媒体宣教品牌,更好满足大数据时代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聚焦“三项计划”,深化交融互嵌感

红山区通过网络着力推进“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和“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这“三项计划”,大力促进红山区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利用网络平台充分挖掘教育亮点。面向各族青少年开设“石榴课堂”“石榴花开”“开学第一课”等专题专栏,创作石榴花开文艺作品,开展“石榴花开成长路,同心共筑民族情”艺术作品线上征集、“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短视频作品征集等活动,以生动直观的宣传教育形式,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在交往交流交融中赓续民族团结珍贵基因。

红山区利用网络平台切实加强以旅促融。深挖具有红山区当地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对红山区首届乡村文化旅游节、首届冰雪文化旅游节、红山非遗文化旅游节等热门旅游活动进行全面跟踪报道,打造“红山非遗文化旅游节”VR展馆,着力扩大全域旅游宣传覆盖面,使民族团结更加紧密,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利用网络平台创新构建和谐家园。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赤峰市首届美术双年展”“红山区文艺精品展”等各类文化艺术网上展馆,为红山区各族群众全景展示红山区生动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实践活动。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网络知识竞赛、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增强各民族之间在互联网平台上的有效交流和良性互动。

通过网络空间的铸牢行动,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更好地动员全体市民一起来想、一起来干,走好团结奋斗的必由之路,能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汇聚磅礴伟力。同时,防范化解统战领域重大风险,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主导权,主动发出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声音,坚决守好防范渗透破坏的防线。

(三)突出“三个精品”,培育文化认同

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亮点。“打造更多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打造具有中华文化意蕴的文化文艺产品。”为全面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两个打造”的部署要求,红山区将“两个打造”作为“一把手”工程,从理论研究、项目策划、产品创作、传播推广等方面精准发力,坚持政治引领,高点定位,上下联动,全方位推进“两个打造”工作,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突出红山剪纸、红山蒙古族纸艺、赤峰核雕、活字根书等代表红山文化符号的系列宣传精品,制作精良的专题文艺精品,讲好民族团结进步的精品故事这“三个精品”,聚焦文艺文化作品 打造精品有“亮度”,聚焦传统文化传播,开展活动有“广度”,聚焦营造良好氛围,社会宣传有“维度”,聚焦传播红山声音,对外宣传有“热度”。

红山区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策划拍摄“非遗文化在红山”系列短视频作品,突出红山剪纸、红山蒙古族纸艺、赤峰核雕、活字根书等代表红山文化符号的系列宣传精品,其中8部作品被学习强国主平台以专题形式收录,7部作品被新华社《千城一绝》栏目收录,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渠道。

制作精良的专题文艺精品。利用数字技术生产创造文化产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我的新红山”客户端开设“网上乌兰牧骑”等专题,拍摄制作话剧《五福岭》、舞蹈《沙嘎情》、民歌《苍老的大雁》等文艺精品,通过多种形式的创意表达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讲好民族团结进步的精品故事,策划制作《新奇勒夫:耄耋老人志千里 谱写民族团结幸福曲》《图书漂流包里的民族团结故事》等一大批主题鲜明、具有红山特色的网络视听产品,开设“榜样就在身边”“学先进 勇担当”“红山区新时代好少年”等专题,展播红山区道德模范、“红山好人”“新时代好少年”事迹,用各族群众切身感知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引发共鸣、促进共识,在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中引导各族群众融“心”、融“情”。

红山区通过互联网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不断夯实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和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

三、经验启示

红山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切入点,为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宣传阐释、中华文化的传承弘扬、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团结进步理念的深度凝聚提供了丰富载体,在潜移默化中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为在网络空间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坚持文化认同,是在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动力。红山区立足富集的历史文化资源,持续挖掘红山文化丰富内涵,深刻把握红山文化的突出特性,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贯彻到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细微处、全过程。通过制作文化精品、运用融合传播等方式,打破时间、距离桎梏,建立丰富多元的交流场景,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各民族的价值引导与文化涵化作用,引导各族群众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取得的灿烂成就,不断拉近各族群众的心理距离,在“民心相通”的基础上助力各民族群体实现思想认同、文化认同、身份认同。

红山区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文化形象。通过网络具象化、可视化、场景化的表现形式,为大众建构一种直观、生动的中华文化传承方式,以更好地唤醒集体记忆、触发情绪共鸣、增强价值认同,不断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二)坚持质效并重,是在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抓手。

红山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新闻传播全过程,将“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思想贯彻到新闻宣传策、采、编、发各个环节,实现新闻“质”和“量”的突破。通过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工作专班”,确保主题宣传活动有计划、有方案、有部署、有总结。选派骨干记者,深入基层一线,及时报道全区各级各部门民族团结进步动态和经验做法,挖掘典型、推介经验、宣传成效,为以点带面、以面带全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格局形成提供信息支持。组织带动全区各个领域和部门的通讯员队伍,共同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及时发布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高质量原创新闻产品,站稳主阵地,唱响主旋律,发出最强音。

红山区坚持深掘厚植,推进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更接地气的方式传播主流声音,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内容深度,在关照百姓生活中拓展内容厚度,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做有温度的宣传报道,通过“小故事”回应“大热点”背后的价值主题,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有形、有感、有效地做好工作。结合政策导向,对一些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乡规民约,以“典型重塑”的方式传播推广,使之成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参照之一。

(三)坚持人民至上,是在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支撑。

红山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通民意、惠民生、解民忧,全力为各族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服好务。“新闻+政务+商务+服务”功能不断凸显,在“我的新红山”客户端开通办事大厅、公共信箱、教育服务等11大类50余项政务和便民服务功能,开设“我为群众办实事”平台,为全区各族群众提供互动式、体验式、便利式服务,解决各族群众“急难愁盼”事。

“红山优品+”区域数字经济服务平台全面发力,紧密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强化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致富带头人、区域知名企业品牌的合作,打造一批“网红”产品,扩充消费模式与“变现”渠道,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使各族人民农产品产得出、有销路,进而实现本地特色资源“走出去、火起来、亮起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强化技术思维。红山区用好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革命成果,借力ARVRMR(即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混合现实)等先进技术手段,采取“机器生产”“AI播报”等方式,发布可视化、智能化报道,使技术进步成为内容生产的价值增量,切实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研究受众心理,针对网上用户的阅读习惯,创新设置议题,进行主动引导,通过多而精、小而美的作品,达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红山区以“新闻+服务”“新闻+政务”“新闻+电商”“媒体+产业”“媒体+信息”“媒体+应用”等为驱动,推动智慧党建、智慧市政、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媒体服务发展,实现单一新闻宣传功能向公共服务功能延伸、单向传播向多元互动传播延伸,打造了各族群众网上交往交流交融的新平台。同时,融媒体中心的全体从业人员以实际行动共同书写着各民族携手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好故事,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记录者、传播者和见证者。

全方位推进网络宣传 培育文化自信

红山区还积极协调属地文学艺术联合会与中国寓言文学会闪小说专委会合作组织创作了国内首部节气闪小说作品集《光阴谣》。组织实施了“大辽寻踪”“古塔探秘”“沿着河流行走”“五谷沧桑”等大型采风活动,并以红山区经济社会文化面貌为主要内容创作红山城市主题歌曲,引导全社会更好地发现红山、融入红山、爱上红山,塑造、展示、传播红山区良好形象。2023年,红山区共组织开展文艺演出、阅读推广、书画展览等各类线上线下群众文化活动91场,参与群众17.9万余人。

为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红山区还组织开展宣传教育、书法名家进基层送春联、有奖猜谜等线下线上文化活动,举办本域名篇诵读会及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画笔会等特色文化活动,有形有感有效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在传统文化三进基础上,红山区精心组织开展非遗项目进社区传承培训活动和“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线上课堂活动,不断传承、发展、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志愿服务项目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和宣传展示活动的重要内容,推动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围绕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宣传模范精神各类主题活动21场、文化文艺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场次,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传承节日文化、展现中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红山区充分发挥灯杆旗、擎天柱、过街天桥宣传板,特别是火车站、广场、公园、商场等公共场所的户外大屏作用,广泛刊播相关的海报和宣传视频,利用各党群服务中心大屏及电视刊播主题海报。围绕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内容,制作画报类手机APP终端开屏公益广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公益广告,真正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走进党政机关办公场景。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好人巷”“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等文明实践阵地,增设宣传展示内容,营造积极向上、和谐文明的文化氛围。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村(社区)广播站等覆盖基层的文明实践阵地,播放音频宣传产品,引导群众提升对精神产品的接受度和社会影响力。

红山区依托新闻、报刊、微信公众号等传播平台,开设专题专栏,刊发新闻报道,制作电子宣传海报,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利用区属主力媒体平台“我的新红山”客户端“网上展馆”举办“两个打造”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群众文化作品网上展播,先后展出红山剪纸、红山蒙古族纸艺、赤峰核雕、活字根书等代表红山文化符号的系列宣传精品。

同时,开设红山非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VR展馆,运用3DVR全景技术,720度全景展示《掐丝工艺葫芦》《蒙医骨疗医术》《中医锭子药制作技艺》等34部非遗项目。

红山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引导各族人民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以更加开放、全面共享的融媒体宣传平台,打造情感交融的网络阵地,强化引导、优化服务,团结和带领各族群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民族团结进步的巨椽之笔描绘祖国北疆的壮美画卷,绘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美蓝图。


(作者:刘海系赤峰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郭景全系赤峰市红山区融媒体中心主任;李富系内蒙古赤峰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人民网 |  中国网 |  新华网 |  中国新闻网 |  新京报 |  中国法学会网 |  中国政法大学网 |  民主与法制网 |  最高检察院网 |  最高法院网 |  公安部网 |  司法部网 |  国务院法制办网 |  国家新闻办网 |  中央宣传部网 |  中国网 |  中央台央视网 |  光明日报 |  经济日报 |  人民法治 |  记者观察 |  中国反腐法治网 |  北京天一堂医药科技研究院 | 

关于本站 - 广告刊例 - 战略合作 - 区域代理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法制新闻联播网 
主管单位:法治政府建设研究中心   一带一路法律专家委员会   主办单位:法制新闻联播网编委会  京公网安备1101110212025号

版权所有:北京五湖四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法制新闻联播网   投稿邮箱:
fzlbwl@163.com   地址:北京朝阳区西大望路合生财富广场写字楼501室